• 热门
  • 数智讲堂
  • 器官医学
  • 资讯
  • 科普
  • 问答
  • UCOM
  • 下载APP

    China120

    马上下载

    何晓顺教授:我的战场在手术室

    2020-09-26
    何晓顺
    本文来源(原文链接): 新快报
    本文作者:广州科协
    何晓顺教授:我的战场在手术室
    “国内能做心脏移植、肺移植的医生,我基本上都可以叫出名字来,能同时做心、肝、肾、肺移植的医院,全国还不到20家……”去年3月22日,器官移植领军人物、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教授在广州参加会议,谈国内器官移植服务的能力时曾如是透露。
    何晓顺,黄洁夫教授的得意门生,国内顶尖的器官移植专家,在器官移植领域耕耘32年,见证了国内器官移植从无到有,从单到多,技术从初探到成熟乃至领先的历程。
    他带领团队锐意创新,硕果累累。其中,“腹部多器官移植及器官联合移植的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技术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7年,他以全球首创的“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实现了“冰冻”器官移植向新鲜器官移植的跨越,被誉为“有望重构器官移植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将该学科的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日前,新快报记者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访何晓顺教授,为大家揭晓肝移植、腹部多器官移植的创新突破以及科研背后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与故事。
    人物档案:
    何晓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器官捐献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器官捐献与移植免疫研究所所长。从事器官移植临床与科研工作32年,在无缺血器官移植、多器官移植及器官捐献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原创性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40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33篇,总IF568.3分,引用3000余次;成果纳入10项国际临床指南、共识;主编、副主编《中国器官捐献指南》等专著10部,获国际国内专利25项。曾获2017年“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专家、吴阶平·杨森医学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南粤百杰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广州市科学技术“市长奖”,广东省“丁颖科技奖”,中山大学“芙兰奖”和国际移植领域奖项16项。
    01
    “当初有师友曾劝我不要做肝移植”
    1988年,何晓顺来到原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黄洁夫,开始从事器官移植及肝胆外科工作,32年来深耕器官移植领域,擅长肝移植治疗各种肝硬化,肝癌及重症肝炎;胰肾联合移植、小肠移植以及多器官移植。
    “当初,有师友曾劝我不要做肝移植,太难了,风险大、成功率低、费用高,他觉得看不到曙光……”回忆当初对肝移植研究的勇气与坚持,何晓顺感叹,中国是肝病大国,全国每年有30万人死于肝病,作为治疗肝癌的一种手段,老百姓需要这个技术,能挽救很多生命,正是这个信念,让他和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一直坚持做下来。
    由于技术尚未成熟,术后缺乏有效的抗排斥药物及器官保存液体等诸多难题,从1977年到1983年,全国肝移植手术共做了58例,成活最长的一例仅活了264天。
    期间,黄洁夫教授率领中山一院器官移植团队进行肝移植研究。一切几乎从零开始。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那几年,条件艰苦,周而复始做实验,有时一做就是通宵。”令人振奋的是,1993年,他们完成了国内首例体外静脉转流下的肝脏移植。“手术非常艰难,做了11个小时。”何晓顺回忆说,这台手术的技术水平实现重大突破,无论是手术方式还是术后处理方式,均与国际接轨。手术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业内同行的信心。

    何晓顺教授:我的战场在手术室
    02
    带领团队突破创新创多项“第一”
    1993年至1998年,5年内中山一院做了10例肝移植,但到了2019年,中山一院肝移植总量已2000多例,肝移植年成活率更是接近发达国家95%的水平,换肝手术中,最长一例已经存活22年。
    一个个生命得以挽救背后,与何晓顺带领的移植团队开展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移植新技术不无关系。
    国内首例门、腔静脉吻合的肝移植术,突破了门静脉系统广泛病变为肝移植禁忌症的禁区;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肝移植联合肿瘤根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合并肝转移;开展了国内首例肝脏移植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肝胆道恶性肿瘤手术;实施了国内首例母亲为供体的亲属活体小肠移植;实施了华南地区首例扩大右半肝的成人活体肝移植;实施了国内首例活体单肝段移植;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两肝三受”肝脏移植手术,为解决供体短缺矛盾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03
    实施了亚洲首例成功多器官移植
    多器官移植是移植领域最尖端的标志性技术。然而,该类手术在国际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并发症多,生存率低,亟待技术突破和体系创新。
    何晓顺团队通过建立“不阻断腹主动脉的动脉重建术”、建立“汇入式门静脉重建术”以及建立预防胆道并发症的新策略等技术创新,创建了简化式多器官移植技术体系。2004年实施亚洲首例成功的多器官移植,被评为科技部与卫生部“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
    如今在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多器官移植已成为常规手术,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了理想的治愈手段。到目前为止,中山一院已成功实施“简化式”多器官移植53例,居全球首位,患者围手术期生存率为100%,术后一年生存率和五年生存率分别为94.7%和76%,明显优于欧美等国。北美16家医院编写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建议中,重点推荐了该技术。何晓顺自信而又自豪地说:“我国的腹部多器官移植技术水平已居国际领先行列。”
    2015年,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对72岁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器官移植手术并取得成功,刷新世界多器官移植受者年龄的最高纪录。同年,腹部多器官移植技术创新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展现了中国在尖端医疗技术上不俗的实力水平与强劲的发展势头。
    04
    首创“不中断血流”肝移植破解世界性难题
    传统器官移植技术包括“三部曲”——器官获取、保存和植入,整个过程器官血流完全中断,由此引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疗效乃至移植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为解决这一难题,何晓顺提出设想:希望在不中断器官血流的状态下完成移植全过程。
    何晓顺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为离体器官供血供氧,解决了离体器官保持活力的难题。同时,他及其团队利用人体血管具有分支的解剖学特点,重新设计器官获取及移植手术方式,成功实现了移植全过程器官血流不中断。
    2017年7月23日,何晓顺团队为一名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患者进行手术,完成了世界首例“不中断血流”肝移植,现已开展的66例该手术,证实新技术可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无缺血器官移植的理念也在临床肾移植中获得成功。困扰了器官移植65年的难题终于得到破解!
    该项技术突破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器官修复系统”,进一步开发出了多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创新产品,有望引领人类进入精准研究器官功能及治疗器官疾病的新阶段。
    05
    推动建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技术支撑体系
    多年的临床经验使何晓顺对国内器官短缺有深刻的体会,眼睁睁看着不少病人因缺少器官供给而死去,让他难受。何晓顺是国内第一例公民器官捐献肝移植手术的完成医生,也是国内第一批填写器官捐献志愿书的志愿者之一。“当时我女儿正在读高中,我没有动员过她,她自己也填了捐献志愿书,她理解老爸在做的事!”何晓顺也希望更多人参与到器官捐献事业中来。
    何晓顺参与创立器官捐献流程;主笔撰写由国家卫计委颁布的《中国器官捐献指南》,推动器官捐献由试点向全国铺开;器官捐献全链条的技术突破与创新,构成了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技术支撑体系,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井喷式”增长,捐献例数从2010年的34例上升至2018年的6302例,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广东省的器官捐献例数,已经连续八年排名全国第一。挽救了几万名患者的生命。
    国家卫计委认为何晓顺团队“在推动器官捐献这项事关国家重大改革与国家政治形象的事业中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是我国器官捐献事业的先行军”,并授予“器官捐献突出贡献奖”。研究成果获201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广州市科学技术市长奖,并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提名,卫生部委托作为中国器官移植界唯一代表,两次受邀出席WHO会议介绍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

    何晓顺教授:我的战场在手术室
    06
    患者的需求逼着医生去创新寻生机
    为何能在从事的领域这么多的发明创造,具有突破性的成果?
    当记者问何晓顺这个问题时,何教授笑着告诉记者,“任何创新都有其自身的动力,但我们临床医学的动力跟其他领域不太一样,创新的急迫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病人带着眼泪哀求进一步的治疗,当病人的家属乃至整个家族都在绝望里苦苦挣扎,作为医生的我们不可能无动于衷。”因此,即便再困难,医生也要逼着自己想办法,为病人寻求生机。挑战成功能为医生带来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给病人生的希望,何晓顺说,这才是创新的原动力。
    飞驰外地获取器官救命时,曾路遇车祸,自己侥幸逃到一劫,但两名同事命殒当场;曾出外工作时,被困雪地五个多小时,饥寒交迫;曾在台上抢救患者连续工作23小时,下台时,几乎快晕倒;曾无端遭遇诸多误解倍感委屈和压力……谈到自己从事的医学事业,何晓顺也坦言,遇到过许多困难,也经历了很多艰辛。
    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逼”出来的创新,包蕴着医者对患者的责任和承诺,“拼”了命的坚持,饱藏着医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我的战场,在手术室!”何晓顺这样回顾自己的医路。
    07
    寄语青少年:科研的路是很漫长的,需长期积累
    何晓顺将人才培养看作重中之重,注重团队建设,坚持创造机会让青年人才“早独立、多做事”,在实践中长本领。
    “中国发展面临转型,最重要就是要科技的突破,这是决定国家兴衰的最重要一个因素。”他寄语我国青少年,从小要学好扎实的基本功,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就是要志存高远,为民族为自己做出一点成绩,同时又要踏踏实实,从最小最细微的事情做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一定会学有所成,一定会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您遴选研究生时,会考察学生什么素质?“勤奋,同时对所从事的工作有饱满的热情,具备独立的人格和优良的品德。”何晓顺回答说。
    科普
    肝炎携带者定期体检预防肝硬化、肝癌
    资料显示,我国人口肝炎携带者数量达到1.3亿人,其中一部分患者会发病并出现严重的肝损伤,最终需要肝移植才能挽救生命。
    对此,何晓顺教授建议市民,肝炎能够造成肝脏损伤是我国肝癌的主要原因,同时日常中要防止脂肪肝和酒精肝的出现,这些均为导致肝硬化发生的 “元凶”,平时要饮食结构合理,限制脂肪的过多摄入,合理运动,尽量少饮酒或不饮酒,更不要酗酒,减少对肝脏的损害,有效保护肝脏,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同时,肝炎携带者应3~6个月到专科进行B超、肝功能等相关体检,做到肝癌早发现、早预防。
    撰文: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彭福祥 潘曼琪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毕志毅
    编辑:许力夫
    何晓顺
    hexiaoshun.china120.com
    投诉
    何晓顺
    关注 0 | 粉丝 8486
    官网地址:hexiaoshun.china120.com
    点赞是美意,打赏是鼓励
    匿名打赏

    举报

    色情
    反动
    违法信息
    人身攻击
    违规有奖活动
    不实信息
    其他

    举报